“子孫們照顧姐姐比我還細心” “前幾年我身體還可以,能給她喂飯、換衣服、洗臉擦身子,現在我歲數大了,姐姐要靠下一輩人來照顧了?!蓖跣阏淅先诵呛堑卣f,“不管是女兒還是外孫們,不管誰在家,都會很自覺地給三婆端飯喂飯、洗臉、打掃房間衛(wèi)生。大家都很細心,比我照顧還要周到。她們還會經常買些營養(yǎng)品和做些可口的飯菜給我們補身子,只要有空就陪我們談心?!?br/>
“出房間、洗澡都要抱著,抱習慣了,并不覺得累?!蓖跣阏涞呐畠赫f,白天里,她經常把姨媽抱到客廳里坐著,她說,聽鄰居們聊聊天,老人才不寂寞。
天氣變涼了,老人的房間里卻很溫暖。王秀珍的女兒說,照顧老人要格外細心才行。比如說,她的三姨有風濕,夏天很熱的時候也不能吹空調,只能吹電風扇。十月份后氣溫下降,晚上就要開暖氣給老人保暖。
社區(qū)里形成愛老敬老好風氣 王秀珍的愛心不僅感染了全家人,還感染了整個社區(qū)。大同里居委會負責人說,街坊們都非常尊敬王秀珍,經常上王秀珍家串門,幫忙照顧她姐姐。
記者在王秀珍家采訪時,這一家人一再提起,要感謝居委會,感謝充滿愛心的社工。居委會的干部們經常上門看望老人,社工們也經常主動上門幫老人洗衣服,陪老人聊天,而且,從來不要任何報酬。有這些可愛的人在默默地幫助和支持他們,感覺到社會風氣越來越好,生活才更有盼頭。
據了解,王秀珍所在的大同里社區(qū)有近千名60歲以上老人,為更好地幫助那些生活有困難的老人,去年,該社區(qū)成立了居家養(yǎng)老服務站,還發(fā)動群眾參加“一幫一”關愛孤寡老人、殘疾人的活動,積極引導居民熱心為社區(qū)服務,促進了社區(qū)的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