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經(jīng)費是否為零,并不重要。關鍵問題在于,涉事單位缺一個解釋與回應。
云南省的招標采購局,今年三公經(jīng)費預算為零。消息一出,眾皆嘩然。怎么可能?這是人們的第一反應。
然而,沒有人回應,有關責任人三緘其口。群眾猜測,“如果說接待費為零,是不是有接待找其他人來出錢”?專家分析是,“一些三公經(jīng)費以權(quán)錢交易的形式被轉(zhuǎn)化了,如一些接待讓企業(yè)來付賬等”。
猜測與臆斷,不能代替事實。真相還有待責任單位揭開。從一般情況看,三公經(jīng)費預算為零的情形,存在多種可能。比如今年4月,全總就公開稱,其三公經(jīng)費為零。原因在于,全總沒有其他行政經(jīng)費的財政補助。當然,這并不表明,其實際的公務用車、公款吃喝、公費出國等就為零。然而,作為云南的一個行政機構(gòu),沒有三公經(jīng)費的財政支出,可能嗎?
理論上講,存在無數(shù)可能。在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正是敢公然聲稱三公經(jīng)費為零的原因所在。而從一般情形分析,敢于這么公開,必定有其現(xiàn)實的理由支持。否則,誰想這么有意引起輿論關注?總不能因為工作失誤而導致填報為零吧。因而,三公經(jīng)費是否為零,并不重要。關鍵問題在于,涉事單位缺一個解釋與回應。
在信息公開進程中,總是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極端情形。有的單位沒有財政撥款,有的單位有其他特殊原因。這都不足為奇,奇的是,居然沒有一個解釋。更奇的是,面對公眾的疑問,沒有及時回應。這究竟是想故意引發(fā)輿論猜想,還是因為傲慢與偏見之故?
的確,面對信息公開,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從一開始的制度設計就有問題。有的人認為,不必要解釋。有的人則認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還有的人覺得,越解釋越麻煩。甚至有的人內(nèi)心里抵觸信息公開,盡管其公開的一些數(shù)據(jù)有客觀與現(xiàn)實的理由支撐,但就是不給解釋,用百姓的粗話說就是“憋死你”,讓你想去吧。反正等到沸反盈天的時候,我把真相一揭開,一切都煙消云散。
可是,這種態(tài)度合適嗎?在這樣一個信息社會,面對公眾知情訴求的不斷高漲,針對人們可能存在的疑問,可能引發(fā)的猜想,不予解釋、無可奉告,就能讓人們心服口服,理解至上嗎?
恰恰相反,聰明而理智的機關和部門,會首先予以解釋。解釋合理,符合實際,就不會成為輿論關切的核心,也就避免了進入輿論漩渦的可能。即使沒這種心計,為著公共與公益的服務理念,也應當對公眾可能的不理解、疑惑、猜測進行釋疑解惑,這也是公共服務的基本要求所在。針對信息公開,越解釋越掩飾的邏輯并不成立。唯以誠待人,以無私面對社會,把問題想到前面,把工作做到前面,才能贏得民眾信任。否則,只會加深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