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反轉了的“大媽碰瓷玩具車”還會反轉嗎
反轉了的“大媽碰瓷玩具車”還會反轉嗎
來源: 京華時報 作者:劉雪松 時間:2016-03-27 18:08

  一段17秒的視頻,一位坐地不起的老人,一個“10后的幼兒”,一輛電動玩具車,一場爭執(zhí)。當這些要素集中在一起,多數(shù)網友想到的是什么?碰瓷。

  發(fā)生在重慶巫山街頭的這一幕,在前天的網絡媒體傳播中,無一例外地貼上了“碰瓷”的標簽:“大媽碰瓷玩具車,真受傷還是飆演技?”“新高度!實拍大媽碰瓷玩具車坐地不起”“大媽碰瓷‘10后’玩具車,網友:這瓷碰得簡直喪心病狂”……

  然而昨天,劇情反轉了。據(jù)巫山縣宣傳部門透露,“大媽”已經78歲,事后確診前臂靠大指一側的骨頭骨折,并且婉拒了更多賠償。

  臉打成這樣,傳播的公信丑陋至此,真是醉了。制造這些標題的媒體,遭遇了網友一臉的口水。前一天還在戲謔老人中同樂,轉眼就互相責備,都覺得被對方耍了。

  就在有媒體將老人沒敲詐并婉拒對方“更多賠償”當成歡喜劇來向受眾討點贊之際,不少網友已開始等待下一個反轉。新聞反轉劇,不多翻幾個跟斗,很多人都不習慣了。在新聞反轉劇中,事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緒。媒體想怎么損就怎么損,網友想怎么罵就怎么罵,都無需成本,給人貼個標簽而已。劇情反轉了,再調轉槍口罵,翻過臉來損。循環(huán)往復,樂此不疲。

  網絡新聞的劇情反轉,以及由各種反轉劇情引發(fā)的媒體與網友間的相互埋怨,固然是網友高估了一些媒體的公信,一些媒體過度迎合網友的情緒,根本還在于貼人標簽不花成本。一些媒體在標題的制作上貌似客觀,用疑問句式,或借網友之口罵人,其實都難掩報道的主觀色彩。它們不去調查事件的來龍去脈,反而人云亦云,放大“網友”的情緒,釋放自己的主觀判斷。而網友不具備職業(yè)媒體人的質疑習慣,極易被誤導。一俟劇情反轉,媒體像沒事人一樣再炒一遍,網友則把自己當成“受害者”。至于被罵的新聞當事人,只不過是人們發(fā)泄情緒的靶子而已,沒有多少人在乎他們的感受。

  面對“大媽碰瓷”這類新聞及隨之升騰的口水和情緒,究竟是先有媒體失信,還是先有網友戾氣,已經很難分清。至少,一些媒體的所作所為是相當失態(tài)的。它們把自己當成普通網友,以為網友就好這一口,遇到負面新聞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不惜為點擊量、關注度而拋棄職業(yè)操守與基本的底線。而網友作為不實信息的“受害者”,事實上也絕非純然無辜。不少網友將自己對社會道德法治素養(yǎng)的焦慮,轉化為習慣性的批判,一旦負能量新聞傳到手上,立刻熱血沸騰。這種一拍即合的負能量傳播效應,形成了某種情緒上相互需要的默契,致使此類反轉劇、打臉新聞,生生不息。

  連基本的事實都不尊重,尊重人又從何變起?在事實與情緒的激蕩中,網絡報道迫切需要規(guī)則乃至法治的干預,否則這樣的標簽還會貼下去,這樣的劇情還會不停地反轉。

?

?

?

相關鏈接:

巴薩被炮轟:不尊重小球隊 皇馬大將批評皮克
“啰嗦姐”執(zhí)著“雙創(chuàng)”贏得尊重 省婦幼保健院護士長符增珍帶動身邊人參與“雙創(chuàng)”
陳力丹:堅持黨性原則,尊重新聞規(guī)律

?

(編輯:吳茜)
?

網友回帖

       realestatemoneyvault.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