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遭遇極端干旱 來源:新華社
歷時21個月的厄爾尼諾事件不僅對全球氣候產生明顯影響,對農業(yè)生產和全球糧食市場的影響也顯現出來。據國家氣象中心專家預測,2016年印度小麥產區(qū)氣象條件明顯差于上一年,旱情突出,將導致小麥面積和單產連續(xù)下降。綜合氣象、衛(wèi)星遙感資料和作物產量預測模型分析,預計今年印度小麥平均單產、種植面積和總產均較上年減少,其中小麥總產為近5年來最低。
國家氣象中心農業(yè)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錢永蘭介紹,印度小麥產量占全球總產的30%以上,僅次于中國(占全球40%),居世界第2位。印度小麥基本自給自足,遇減產年份需進口小麥。此次印度小麥減產的主要原因是干旱,2016年印度小麥播種期、苗期和生長發(fā)育關鍵期降水均少于上一年和常年。尤其在2月份小麥籽粒形成及灌漿增重階段,主產區(qū)平均降水量僅為4.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61.9%,直接影響小麥產量。
同樣受厄爾尼諾影響,巴西東北部發(fā)生干旱,可能導致巴西玉米減產。綜合分析,預計2016年巴西玉米單產和總產與上一年(2015年)相比有所下降,約分別下降1.8%和0.9%。
據介紹,巴西玉米主要分兩季,頭季玉米也稱夏季玉米,約占總產的35%,一般于每年10月種植,次年3—4月收獲;二季玉米也稱冬季玉米,約占65%,一般在2月種植,6—7月份收獲。2016年巴西頭季玉米生長季內氣象條件總體良好,但二季玉米的部分產區(qū)發(fā)生干旱,尤其東北部旱情偏重,4月以來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3—7成,加之部分地區(qū)氣溫偏高,對玉米開花授粉、籽粒灌漿產生不利影響。錢永蘭表示,目前,巴西頭季玉米已收獲完畢,二季玉米大部分仍處于灌漿階段,后期氣象條件帶來的不確定性仍值得關注。
專家表示,印度小麥減產可能會導致印度國內小麥供應不足,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小麥,進而影響全球小麥供應及價格。而巴西目前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國,若玉米大幅減產也會導致全球玉米市場供求關系變化,進而引起國際玉米價格波動。
?
相關鏈接:
【世界環(huán)境日】超強厄爾尼諾形已遠 影仍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