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到底是氣象災害還是人為污染?據(jù)《法制日報》報道,近日,北京市將霾寫入《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草案)》引發(fā)氣象、環(huán)保方面專家的討論。部分專家認為,人類活動排放大量污染物是造成霾的根本內因,霾的本質是污染,與自然災害有著根本區(qū)別。甚至有專家提出,將霾列為氣象災害,會造成污染者可以“依法脫責”等問題,導致法律適用的混亂。
眾所周知,霧霾是因為人類活動造成的空氣污染現(xiàn)象,并非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氣象災害,理應屬于大氣污染防治的范疇,不能將其納入氣象災害的范疇。盡管北京立法部門稱其立法意圖是為了強化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健全本市防災減災體系,提升應急處置和城市治理能力,將霾列入氣象災害范疇,不改變“政府統(tǒng)籌、部門各負其責”現(xiàn)有治理的工作格局。但是這樣的立法意圖并不能消除將產生霧霾“嫁禍于天”的質疑聲音,尤其是隨著表達民眾不滿情緒的“治霾只能等風來”式調侃深入人心,以及引發(fā)輿論關注的“治霾資金被挪用”事件,都讓群眾越來越質疑政府治理霧霾的誠意與決心,而將霧霾納入氣象災害的范疇無疑是火上澆油,自然引發(fā)社會各界的質疑。氣象災害屬于不可抗力因素,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只能防災減災,而霧霾屬于人禍并非天災,是能夠從根本上治理的,立法將霧霾視為天災,不僅是罔顧科學常識,辜負群眾對霧霾治理的期待,而且還直接違背立法法規(guī)定。
立法法明確規(guī)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jù)本行政區(qū)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根據(jù)立法原則,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位階要高于地方性法規(guī),因此北京市人大擬制定《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其前提條件就是不能同上位法相抵觸。大氣污染防治法、氣象法以及國務院頒布的《氣象災害防御條例》都是北京市地方性法規(guī)的上位法,根據(jù)大氣污染防治法規(guī)定,人類生產生活造成的霧霾屬于大氣污染防治的范圍,氣象法、《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明確氣象災害是指臺風、暴雨(雪)、寒潮、大風(沙塵暴)、低溫、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和大霧等所造成的災害,并未明確將霧霾列入氣象災害的范圍。北京市地方性法規(guī)若擅自將霧霾納入氣象災害范疇,顯然會違反立法法的基本規(guī)定,將構成與上位法相抵觸的情況,應該根據(jù)立法程序及時修正,找準自身的立法位階。
霧霾治理涉及面廣、治理難度大,直接考驗政府相關部門壯士斷腕、一往無前的執(zhí)法治理精神,影響著政府執(zhí)法的公信力。霧霾關系著污染地區(qū)所有人的健康利益,關系著人們生活的幸福感,關系著環(huán)境治理的直接效果,因此任何關于霧霾治理的立法執(zhí)法活動都會備受關注,這就是北京市將霧霾納入氣象災害引發(fā)爭議的根本因素。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fā),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guī)定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不能違背科學、忽視民意、罔顧法理去立法,將霧霾納入氣象災害防治,無論基于怎樣的立法意圖,都值得商榷。
?
?
相關鏈接:
中紀委機關報:驅散腐敗“霧霾” 人人都是參與者?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