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家
波多黎各之所以想公投成為美國的一個州,擁有美國本土公民擁有的權利,無非是想“過得好一點”;而美國之所以不要,是因為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對美國更有利。
當?shù)貢r間6月11日,被部分當?shù)厝朔Q作“地球上最后的殖民地”的美國境外領土——波多黎各,舉行了一次無約束力的公民投票,投票結果一邊倒:在參與投票的波多黎各人中,支持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有約50萬,選擇獨立/自由結合的有7600多人,選擇維持現(xiàn)狀的約6700人。
對此結果,波多黎各自由邦總督羅塞洛顯得很激動,他當眾表示“從今天開始,美國政府再也不能忽視廣大波多黎各美國公民的呼聲”。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政府對此次公投結果表現(xiàn)得十分冷淡,甚至可謂不理不睬。事實上,2012年的上一次公投,盡管61%的波多黎各投票者投票贊成“立州”(立即成為美國一個州的意思,波多黎各現(xiàn)執(zhí)政黨新進步黨的前身就叫“立州黨”),卻被華盛頓一直“晾”到了5年后的又一次公投。
波多黎各急于“立州”,很大原因是因為貧窮,想“傍大款”。
2006年,美國廢除該島免稅地位,從此這座340萬人口的島嶼陷入長達11年的經濟衰退周期。2015年,為填補虧空,波多黎各政府開始征收高額消費稅,其結果非但未拯救經濟,反倒造成一系列惡果:貧困率高達45%,失業(yè)率突破12%,政府債務高達740億美元(去年底已停止支付本息,事實上該島財政業(yè)已破產),教育和醫(yī)療體系崩潰,食品和公共服務價格比美國平均水平分別高出22%和64%。
“立州黨”認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波多黎各不是美國的一個州,無法獲得聯(lián)邦各種資助和補貼,因此要拯救這個島就必須“立州”。
但“大款”美國卻并不想認這個“窮親戚”,因為這會讓美國背上沉重包袱。2012年公投后,美國聯(lián)邦問責辦公室曾推出一份研究報告,表明波多黎各“立州”后聯(lián)邦政府每年要額外補助該島52億美元,回報則只有20億—40億美元的稅收。
說到底,這還是一個利益權衡問題。目前,波多黎各名義上擁有美國領土地位,其民眾擁有美國公民身份,這些對美國來說,已經足夠了。美國的算盤或許是,主權在我就夠了,沒必要去攬責任。要主權而不要責任和義務,這或許是美國不想波多黎各成為其一個州的真實“內心想法”。
換句話說,控制波多黎各,比擁有波多黎各更符合美國利益。
波多黎各之所以想公投成為美國的一個州,擁有美國本土公民擁有的權利,無非是想“過得好一點”;而美國之所以不要,是因為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對美國更有利。
在主權上,美國從來沒有放棄。1952年美國給予波多黎各自由聯(lián)邦的地位,實行自治,但外交、國防、關稅等重要部門仍由美國控制。美國該要什么,不給什么,其實清醒得很。
美國也曾有總統(tǒng)支持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的一個州,但“想法”總是付之東流。1977年美國總統(tǒng)杰拉爾德·魯?shù)婪颉じL叵驀鴷峤涣恕?977年波多黎各立州法》,主張把波多黎各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1982年11月羅納德·威爾遜·里根總統(tǒng)發(fā)表聲明,支持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的一個州;2011年6月,奧巴馬訪問波多黎各時也表示,無論波多黎各人民作出何種選擇,他都支持波多黎各人民的決定。
但這些,更多的是表面的“政治正確”,難以見到卓有成效的實質行動。為什么?
答案就在于幾個字:利益高于一切。
□陶短房(學者)
?
?
相關鏈接:
一周國際熱聞:韓暫停部署新增“薩德”系統(tǒng):環(huán)境評估或需兩年
一周國際熱聞:證據(jù)不足法院拒發(fā)逮捕令 崔順實之女獲釋
一周國際熱聞:安理會未通過有關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決議草案
一周國際熱聞:俄國防部確認圖-154飛機在黑海失事
?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