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精神文明建設巡禮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精心設計載體,著力打造品牌,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為打造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注入了文明的基因,為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tài)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提供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yǎng)。海南日報今起開設“海南精神文明建設巡禮”專欄,聚焦我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創(chuàng)建活動,以及道德模范評選、開展志愿服務建設等方面的做法和典型。敬請關注。
遵循“什寒模式”著力打造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縱深推進鄉(xiāng)村文明建設
瓊中:文明新風吹拂富美鄉(xiāng)村
?
瓊中鄉(xiāng)村文明建設深入推進,村容村貌發(fā)生巨大變化,促進當地百姓脫貧增收。圖為什寒村村民展示自家種的蔬菜。陳元才 通訊員朱德權 秦海靈 攝
你能看見多遠的過去,就能預見多遠的未來。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zhèn)什寒村,古樸的石板路,印刻著古老歷史文化記憶;講述黎族苗族農耕故事的壁畫,把游人拉進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舊時光。
作為瓊中一個曾經極度貧困的村莊,什寒村依托“黨員驛站”黨建服務品牌,實施生態(tài)旅游脫貧工程,實現“黨建實、百姓富、產業(yè)強、生態(tài)美”,從昔日的貧困小村莊蛻變?yōu)椤白蠲乐袊l(xiāng)村”,瓊中全縣域亦以特色村寨建設為抓手,為鄉(xiāng)村文明增添靚麗之色。
既重面子更重里子
什寒村走上旅游扶貧新模式
昔日什寒村,地面雜草叢生、瓦房破舊,路上污泥濁水,走路都要卷褲腳。
村民邱國文對幾年前什寒的模樣還記憶尤新,如今住在寬敞的新房子里,老邱說,“每晚睡得香嘞!”
老邱總跟人說當初建這間新房,沒花一分錢。其實他說得并不準確,建房子的5萬多元錢,是從省委辦公廳“腰包”里掏出來的。
2009年,什寒村被確定為省委辦公廳扶貧聯系點。辦公廳選派扶貧工作隊進駐什寒幫扶,不但協調投入扶貧資金2100多萬元,還從辦公經費中擠出100多萬元,完成70多戶農家的一級危房改造,什寒的模樣開始變了。
修建環(huán)村路、開展環(huán)境綜合整治、加固硬化塘壩、栽花種樹……如今,村里的建筑充滿了濃郁的民族特色,孩子們在干凈整潔的水泥路上嬉戲打鬧,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瓊中善于挖掘每個村莊的歷史遺跡、民俗文化、民居風格、生態(tài)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業(yè)、一村一韻”的要求,打造民族特色村寨景觀;利用國家給予西部地區(qū)重點扶持貧困縣的興邊富民政策資金850萬元,一次性投入到什寒的旅游化改造中。
風貌管控,讓村寨建設一點點變得更有品位起來。從“貧窮”到“最美”,什寒人逐步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發(fā)展模式。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