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篇《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家長們的朋友圈熱傳——一位在企業(yè)當高管的媽媽,月薪三萬出頭,女兒在廣州某外語學院附屬名校讀五年級,最近卻連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原因是孩子這個暑假中有一個主打節(jié)目——出國游學。
出國游學的平均消費動輒三五萬,這還是在計劃內的。如果孩子在海外耍得盡興,這個數字大有蹭蹭上漲的空間?,F在,假期出國游學儼然成了風尚,不僅需要提前幾個月進行預訂,甚至還有了“30個名額60多個學生搶”的火爆行情。這種熱捧,讓暑假有變成“燒錢季”的趨勢。
讓孩子利用暑假時間出國游學,這種高成本的教育行為,得益于國人在經濟活動中已積累的巨大財富。我國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后,民眾對消費品的需求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尤其是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也正在發(fā)生轉變、升級。有能力讓孩子行萬里路,“睜眼看世界”,這是好事。尤其是當前的應試教育漸有與課堂之外進行融合的跡象。譬如,今年高考的語文作文題目,包括“一帶一路”、高鐵等關鍵詞,就要求考生和空間、距離產生有機聯系,孩子有游歷、閱歷,此時就加分不少?;诖朔伎?,得空讓孩子走出國門,走向遠方,成了不少家長的“下一步計劃”。
但走向遠方,并不一定都是詩意的。就假期出國游學而言,里面所承載的愿景固然美好,但放在具體的執(zhí)行層面而言,卻也需要審時度勢。
所謂審時,在于出國游學扎堆的小學生群體,他們能否在短時間內貫徹好家長所寄予“提高口語水平”這一最大出發(fā)點。而和高中生那些有自制力的準成人相比,小學生出國后,在游與學的兩者關系中,能否主動掌握誰主誰輔的秩序,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再說,語言是一門厚積薄發(fā)的學科,要產生潛移默化的變化,最起碼要有一個嚴謹的長期計劃,這才是負責任的學習態(tài)度。暑期出國游學顯然概括不了這種需求。共同組團的大環(huán)境下,孩子們相互交流一般還是用本國語言,這大大消解了口語的日常練習。而住在當地民宿中,對方的各種背景和資歷都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據一些出國游學的反饋得知,保不齊和孩子們同在屋檐下的是印度或者東歐國家的新移民,他們的英語水平如何,無從知曉,別到最后倒成了中國孩子教他們的“主次顛倒”。
至于“度勢”,在于家長對于出國游學的動機判斷是否具有長遠性。出國游學,很大程度是提高外語,但外語在現階段的教育里,其所占據的權重恐怕是有相對地減少的。曾經萬人空巷盛況的英語四六級考試,這幾年頓感風光不在,而英語專業(yè)也頻頻被亮出就業(yè)紅黃牌。相反,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對于中國的研究反而開始吃香,并漸漸成了門顯學。對很多孩子而言,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都來不及采風,卻要耗費巨額資金,穿過大半個地球到別的國家,這種投入產出的性價比,從某種程度來說是有待商榷的。
相比于對出國游學持較為謹慎的態(tài)度,我們更應該在這股熱潮中,窺見國內民眾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需求之焦慮。中產階級愿意掏出高昂的游學費用來讓孩子長見識,并不是為了看世界的新鮮感,而是在國內對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期待往往是失望的。前段時間,就有報道揚州市某中學以夏令營名義,將數百名學生帶至近百公里外的地方補課,并向每名學生收取3000元的補課費。這種尷尬和錯亂,加深了國內一些父母對于體制內填鴨教育和假期活動吸引力不足的軟抵制。
但,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并不等于在空間和距離上的優(yōu)勢加持,更不等于半游半學之間的“差不多效應”。如果只是認為支付了數萬賬單,就能獲得相應的教育匯報,這就是家長的功利思維使然。優(yōu)質教育的本身,往往是家長自己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這是對孩子的有效改變。但經濟活動的向心力,似乎給不了中產階級家長們太多的時間放在孩子身上,于是,他們選擇了一種讓自己心安的方法,出國游學就是之一。不過,出國游學的遠水解不了優(yōu)質教育的近渴,雖然這個問題映射在一個群體上,但總的而言,對于優(yōu)質教育的渴望,也恰恰凸顯出國民對于教育供給側改革的關切。(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謝偉鋒)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