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果園里摘青棗。通訊員劉平 攝
據介紹,該種植園內種植的青棗為雪蜜棗,品種自臺灣引進。由于其果形優(yōu)美而具蘋果、梨、棗的風味,因此有著“熱帶小蘋果”的美譽,每年12月底至次年3月初上市?!斑@種青棗的種植成本很高,鮮少有農戶愿意種,所以才會合辦合作社開展經營?!迸舜焊Uf,由于青棗一年一熟,成長階段的7、8月正遇上海南臺風季,臺風一來不少青棗種植園便會受到較大損失?!拔覀兺ㄟ^加固支架、安排人員值班搶救等措施,慢慢摸索出一套應對臺風的路子。現(xiàn)在只要是10級以下的臺風,都能保證不會有太大的損失?!?/p>
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行情和大眾需求,合作社多次邀請農技專家到田間地頭指導,通過改進生產技術提高青棗的品質?!扒靶┠晔晨唾I青棗喜歡‘看臉’,用袋子套住隔絕了日曬蟲害的‘套袋棗’品相光潔,銷路很好。但阻隔了光照的‘套袋棗’糖分偏低,口感其實不佳?!迸舜焊Uf,近年來市場對口感品質好的青棗需求愈發(fā)旺盛。潘春福介紹,對此自去年起合作社拿出一半土地試種不套袋的‘陽光棗’,并通過回收過期牛奶等的奶制品用以發(fā)酵,制作微生物肥料,提高青棗的口感?!氨M管品相不如‘套袋棗’,但來采摘的食客帶走的超80%都是‘陽光棗’,單采摘的收入每天就超3000元?!?/p>
不斷壯大的合作社也為臨近村莊解決了部分就業(yè)問題,有50余位村民長期在合作社工作。“每天工作8個小時,空閑的時間自由支配?!痹谇鄺椃N植園內負責為青棗裝箱打包的一位桂上南村村民透露,打包工作每月收入近3000元,減輕了家庭生活負擔。
潘春福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青棗種植園共120畝,年產40萬斤,每年投入成本約100萬元,銷售收入超200萬元,扣除成本還能掙超百萬。如今潘春福的青棗已經被演豐鎮(zhèn)列為品牌項目,將向更多人推廣。“明年打算在電商上繼續(xù)發(fā)力,爭取擴大經營規(guī)模,做大做強青棗品牌。”潘春福說。
?
?
相關鏈接:
項目加快建設 ??诠鹆盅髧覠釒мr業(yè)公園下月開園?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