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國企對民生的促進,必須指出國企在很多方面是其他企業(yè)難以望其項背的
日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3年中央決算。其中一段涉及到國企:“2013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058.43億元。加上2012年結轉收入71.95億元,2013年收入總量為1130.38億元。2013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支出978.19億元,完成預算的90.3%,其中調入公共財政預算用于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65億元,增長30%?!?/p>
部分媒體以《去年國企收入超千億,65億用于民生》為標題報道此事后,引起網上“群情激憤”,有網友說這證明“國企取自廣大人民,用于少數人民”,有說“這種企業(yè)是政府的錢包、跟老百姓沒有半毛關系!”,更有人直奔主題“必須加大改革力度。可以將大部分國企賣給私人,國家獲得的收入用于民生。否則,都是空談。”
其實,無須專門的財政預算知識,只要略懂一點數學的人都明白,“收入總量”即總收入并非“純收入”,還需減去“國有資本經營支出978.19億元”才是純收入,這樣算來,中央國有資本的純收入為152.19億元,如果有65億用于民生的話,則用于民生的比例占到43%,已相當可觀了。
還必須指出的是,這部分收入僅僅是財政部作為國企股東的經營收入,用于民生本來就是一種額外增加的福利,因為這還不包括國企像其他性質的企業(yè)一樣納稅后被用于民生的部分。簡言之,因為是國企,“民生”可以獲得兩份錢,而如果換做私企或外企,“民生”則只能獲得一份錢。
國企無端“躺槍”,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比如,多年來輿論一直指責國內油價比國際油價高,但各種計算結果都顯示,自國內油價和國際油價接軌以來,國內油價平均比國際基準油價低約10%左右。2009年,媒體異口同聲地激烈指責“兩桶油”在國際油價下降時居然將國內油價逆勢上調,但卻絕口不提國內油價是從每桶50美元上調至60美元,而國際油價是從70美元下調至65美元,仍然要高于國內油價。
說到國企對民生的促進,必須指出國企在很多方面是其他企業(yè)難以望其項背的:比如在納稅方面。2013年中國制造業(yè)500強中,國企以66.65%的收入份額貢獻了85.07%的納稅份額,百元收入納稅率為8.69元,是私企的2.85倍。即便是在最困難的2008年,央企利潤同比下降30.8%,但上繳稅金不降反升,達到10426億元,同比增長18.6%。這些錢雖非國企直接用于民生,但無疑會由國家根據統(tǒng)籌兼顧的原則用于各種民生項目。
此外,國企還經常會采取一些私企、外企不會采取的方式回饋社會。比如中石油就對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項目的投資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一改投資全部由中石油自有資金出資的模式,引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作為股東。由于這一項目具有穩(wěn)定的投資回報前景,中石油將這樣一個效益良好的優(yōu)質項目向社?;痖_放,實際上等于贈給社保基金一只會下金蛋的鵝!
國企不是沒有問題,但一些污名是外界強加的。這次國企“躺槍”,只是為這一判斷提供新的例證罷了?!?作者是《國企》雜志社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