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省考古研究所傳來消息,考古工作者在襄汾縣陶寺遺址考古工作中,發(fā)現了宮城兩處門址、一處墩臺。陶寺宮城基本完整,自成體系,規(guī)模宏大,形制規(guī)整,結構嚴謹,并具有突出的防御性質,是我國目前發(fā)現的最早的宮城。
陶寺遺址發(fā)掘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當年經過考古工作者兩個階段的持續(xù)發(fā)掘研究,相繼發(fā)現了巨型城址,城內發(fā)現了宮殿區(qū)、倉儲區(qū)、手工業(yè)作坊區(qū)、高等級貴族的墓葬區(qū)和祭祀區(qū)、庶民居住區(qū)等,已經具備作為都城的全部內涵,是一座距今4300年——3900年的都邑城址。陶寺遺址宮殿區(qū)作為最核心的功能區(qū),一直以來備受學術界關注?!爸且孕l(wèi)君,造郭以守民”是戰(zhàn)國時期列國都城普遍采用的布局模式,為了搞清楚陶寺遺址是否存在宮城,從2013年3月31日開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山西省考古所聯合持續(xù)對陶寺遺址疑似宮城城墻進行了發(fā)掘,在4年的時間里,考古工作者基本廓清了宮城城墻堆積、結構、年代、發(fā)展演變等問題,明確了陶寺宮城位于陶寺遺址東北部,呈長方形,東西長約470米,南北寬約270米,面積近13萬平方米,由北墻、東墻、南墻、西墻組成,城垣地上部分已不存在,僅剩余地下基礎部分。南墻西段及西南拐角已被破壞。
2017年,陶寺遺址考古繼續(xù)擴大發(fā)掘并較為全面地揭露了疑似東南門址和東南拐角處的側門,解剖了宮城城墻東城墻,取得了新的收獲。據項目負責人高江濤介紹,這次發(fā)掘,宮城東南拐角基本全面揭露。發(fā)現宮城城墻東墻與南墻之間存在缺口,缺口寬10余米,位于宮城東南角,應該是出入宮城的側門,暫稱“東南角門”。更為重要的是,缺口處靠東墻內側接出一夯土基址,長約10米、寬約11米,很有可能是側門東墻上“內墩臺”基礎。而南墻在此拐角處又繼續(xù)向外(東)延伸出約15米收回,整體形成短“L”形。另外,在南墻基槽外側發(fā)現有一處與基槽同期的磉墩類柱礎。經過對南墻和東墻的進一步解剖,確認二者均存在陶寺文化早期與晚期兩期墻基槽,而內墩臺為陶寺文化晚期。也就是說,陶寺文化早期開始挖基槽夯筑城墻,中期繼續(xù)使用,至陶寺文化晚期時,在早期墻基之上略微錯位挖出較淺的晚期墻基槽夯筑城墻。
從目前考古成果上來分析,陶寺宮城東南門位于宮城南墻東南段,正對宮城內最大宮殿基址,門址接在南墻之上,面向東南,僅余夯土基槽部分,平面近似后世帶有“闕樓式”城門,即南墻東、西兩側各向南再延伸出夯土基址,類似“短墻”與“闕樓”基址,東側夯土基址被大南溝沖掉一部分,西側夯土基址保存基本完整,基礎長近21米,寬8米以上,與宮城城墻南墻相接并連為一體。值得一提的是,東南門址形制特殊,結構復雜,具有較強的防御色彩,史前罕見。
針對4年的考古成果,高江濤總結了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第一,兩處門址較為完整的發(fā)掘表明宮城所在為城墻基礎,而不大可能是壕溝之類,也最有可能是原有溝,之后填平夯打建筑宮城城墻。陶寺宮城基本完整,是我國目前發(fā)現的最早的宮城。第二,陶寺宮城的發(fā)現,使得陶寺“城郭之制”完備,陶寺很可能是作為中國古代重要都城制度內涵的城郭之制的源頭或最初形態(tài)。第三,陶寺宮城東南角門整體呈短“L”形,且?guī)Ф张_基礎,在形制結構上與石峁遺址年代稍晚些的外城東門址有些相近,陶寺城墻建筑形制對同期其他地區(qū)考古學文化有著深遠影響。而陶寺東南門址形制特殊,結構復雜,史前罕見,又與后世帶有闕樓的門址如隋唐洛陽應天門等有些類似,對后世影響源遠流長。
?
?
相關鏈接:
長安街東延擬為考古遺址讓路 遺址區(qū)將分區(qū)挖掘?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