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漢外國語學校高二學子組團到香港參加今天進行的SAT考試。與國內(nèi)高考不同,堪稱“美國高考”的SAT一年可考7次,而且允許考生“刷分”。
SAT,全稱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中文名稱為學術(shù)能力評估測試。由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主辦,SAT成績是世界各國高中生申請美國名校學習及獎學金的重要參考。
武漢外國語學校外事部老師周全介紹,參加美國高考是學生的個人行為,因此學校不會組織學生去香港參加考試,一般是幾個學生約著一起去,有的由家長帶去。
在武漢,每年都有一批來自外國語學校、華師一附中、楓葉國際等學校的學生通過參加SAT考試,取得美國知名大學的“入場券”。一些留學培訓機構(gòu)也會組成“SAT考試團”。武漢新東方學校相關(guān)負責老師叢路推測,武漢約有300至400考生參加今日的美國高考,人數(shù)與往年基本持平。
叢老師介紹,參加美國高考考生通常分為四類,一類是成績優(yōu)秀,高一就打算去美國讀大學,沖刺世界名校;第二類考生是參加中國高考之后成績不理想,脫產(chǎn)專門考“美國高考”;第三類是成績不佳,參加中國高考沒有太大希望,但英語還不錯,從而轉(zhuǎn)戰(zhàn)“美國高考”。
外校畢業(yè)生張紐約剛到美國杜克大學一個多月。她說,武漢外校每年大約有100多名學生參加美國高考,占年級人數(shù)的三分之一。去年,她曾3次和同學一起去香港考試。張紐約直言,身邊多數(shù)同學考美國高考都是為了爭取上更好的大學,也因為向往美國自由創(chuàng)新的學術(shù)氛圍。
SAT作為申請美國排名前50大學的重要依據(jù),許多學校允許學生“拼分”,即提取不同幾次考試最高分算成績。
因此,不少學生為了能拿到一個好的成績,從而申請到一個好的學校,從高一、高二就開始參加考試,根據(jù)實際情況,嘗試2至3次或者更多,如果達到4次以上,業(yè)內(nèi)人士稱之為“刷分”。
美國大學不喜歡書呆子
SAT每年3月、5月、6月、10月、11月和12月的第一個星期六以及1月的最后一個周六舉行。其中,每年3月的考試僅在美國舉行。SAT在中國大陸沒有考點,武漢學生通常要飛到香港參加考試。
武漢新東方學校的叢老師介紹,SAT分數(shù)只是考量學生的一個方面,在校學習成績、老師推薦信、課外活動等等,往往比考試分數(shù)更重要。美國的大學,不喜歡只會考試的書呆子。
?
?
相關(guān)鏈接:
安徽毛坦廠中學成“高考圣地” 墻外香灰1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