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到來的高考(課程)中,殘疾考生劉曉麗可以坐著輪椅進入考場考試,減少雙腳行動不便給她帶來的“麻煩”,這讓她在應考的緊張時刻,多了一些踏實的感覺。
25歲的劉曉麗出生在中國西北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吉縣的偏遠農(nóng)村,目前就讀于西吉中學,因小時候患有腦膜炎動過兩次手術,導致視力低下,雙腳行動不便。此前,她因病情惡化休學在家8年,期間通過自學考上了高中。
“我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加上今年國家給殘疾考生提供了很多便利,希望能夠正常發(fā)揮,考入理想的大學?!眲喳愓f,她的夢想是考上陜西師范大學,因為她喜歡老師這個職業(yè),同時這所學校也是離家最近且被列入國家貧困地區(qū)專項招生計劃的大學。
今年5月,中國教育部、中國殘聯(lián)聯(lián)合出臺《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管理規(guī)定(暫行)》,這是中國首次從國家層面對殘疾人參加普通高考專門制定的管理規(guī)定。
規(guī)定要求,從2015年高考開始,各級教育考試機構需根據(jù)殘疾考生的殘疾情況和需要,為殘疾人考生提供合理便利,其中包括提供盲文試卷,免除外語(課程)聽力考試,允許佩戴助聽器、人工耳蝸或使用輪椅、拐杖、特殊桌椅,延長考試時間等。
劉曉麗的班主任胡志勤說,這些人性化舉措體現(xiàn)出國家對殘疾人教育事業(yè)的關心,更有利于高考公平。當?shù)卣猩k也會在每年高考時組織志愿者幫助殘疾考生進出考場,為他們提供便利。
“讓殘疾學生享受高考便利,意味著殘疾人群體受教育環(huán)境的改善,這在促進高考公平的同時,對他們更多是一種精神激勵,有助于推動殘疾人融合教育發(fā)展?!睂幭臍埪?lián)副理事長柴建國說。
據(jù)寧夏教育考試院介紹,今年共接到1名盲人、1名腦癱患者、3名聽障殘疾和3名肢體殘疾考生的申請,招生機構將按規(guī)定分別給予延長考試時間、優(yōu)先進入考點考場、使用輪椅、免除外語聽力考試、佩戴助聽器等便利。
事實上,包括憲法、義務教育法、殘疾人保障法等在內(nèi)的多部中國法律都明確提出殘疾人享受平等教育權,但長期以來,由于歷史、社會、政策配套、技術手段等因素,一些殘疾人參加高考甚至接受普通教育仍會遭遇“招生歧視”。
為此,中國政府不斷從完善政策、改善無障礙環(huán)境、加強對殘疾人康復救助等方面保障這個特殊群體的平等受教育權。據(jù)了解,自1985年濱州醫(yī)學院創(chuàng)辦中國首個殘疾人高等教育專業(yè)以來,近30年間中國已有超過9萬名殘疾學生被普通高等院校錄取。
而為了減輕殘疾人的教育負擔,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投入資金扶殘助學。柴建國告訴記者,在寧夏,殘疾人從接受學前、義務教育到中高等教育都能享受到資助標準4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助學款。2014年,寧夏共投入140萬余元用于扶殘助學,資助殘疾學生2269名。
一些殘疾人工作者認為,從去年出臺的《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到今年的《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管理規(guī)定(暫行)》,政府在逐步改善殘疾學生入學、考試環(huán)境的同時,相關部門特別是高等院校還應保障殘疾考生的入學權,給予他們公平透明的錄取機會,以真正實現(xiàn)全納教育。
“高等院校應對殘疾人給予適當照顧性錄取政策,并逐步探索開設更多適合殘疾人自身發(fā)展的專業(yè),讓殘疾人享受到普惠政策中的‘特惠’?!辈窠▏f。(記者趙倩陳霖)
(新華網(wǎng) 趙倩 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