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會消失》 作者:草白 版本: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文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
周作人曾說,“世上太多的大人雖然都親自做過孩子,卻早失了‘赤子之心’?!苯眨蓮V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80后作家草白著寫的散文集《童年不會消失》,以一種回望式的寫作,一種童年視角與成人眼光的奇異雜糅,講述了作者在年少時期遇見的人,看到的景,度過的日夜,為讀者展現(xiàn)一份奇特的年少記憶和寫作者的“赤子之心”。
近日,草白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童年”對于她來說,不僅是指一段具體的時間,更是被記憶保存下來,經(jīng)過篩選和過濾的部分。“作為寫作者,我們總是對其中的不定、空無、虛妄部分著迷。我的關(guān)于童年的寫作是對貧瘠的童年現(xiàn)實的拯救,也是對往事和記憶的重建和續(xù)添。”
草白筆下的童年往事
草白出生于1981年,現(xiàn)居浙江嘉興,2008年開始創(chuàng)作散文,2010年開始寫小說,曾獲臺灣聯(lián)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在她看來,她和同齡人的童年生活沒有太大區(qū)別。“奇異的是當一切都歸于時間的灰燼,差異性就顯示出來了。這種差異性落在文字里,與其說是童年本身的差異,不如說是審美趣味、寫作向度以及思維方式的差異。這也是寫作比較好玩的地方,某種意義上說它虛構(gòu)了我的人生?!?/p>
草白筆下的童年,有趣,有愛,有撲朔迷離,更有一種“魔性”。在《換牙》一文中,童年換牙的“我”,將“一張嘴里的牙齒”區(qū)別對待——將上邊的牙齒丟到屋頂瓦縫里,下邊的牙齒扔到床底下,這樣的細節(jié)讓不少人能與遠去的童年在作者構(gòu)筑的字里行間重逢;在《外婆》一文中,草白用一種冷靜的敘事口吻懷念親人,“我感覺世界上所有對我好的人,都住在外婆的村莊里”。而在《愛與死亡》《蘇州女人》等篇章中,作者也毫不避諱地在童年的后花園里談論“死亡”。
“在寫作中,我一直告誡自己不應該有任何避諱。但事實上,這種避諱始終存在。這是一本寫童年的書,但不是一本寫給兒童看的書?!辈莅妆硎?,“在我們的文化及現(xiàn)實語境里,談論死亡好像比較消極和喪氣。但于我而言,死亡這個話題滿足了我的好奇心?!?/p>
草白說,事實上,所有的人都攜帶著他們的死而來。在人生任何一段時間里,我們都會遭遇各自的生死問題。況且,對死亡的好奇一部分。在回望里,童年蘊藏著無窮盡的解構(gòu)和重建的可能性。
以赤子之心創(chuàng)造新鮮的紙上世界
“《童年不會消失》這本書的視角是比較凌亂,不成系統(tǒng)的,它的落腳點在現(xiàn)在,而不是童年?!辈莅渍f,童年只是她所截取的一個時間上的標本。它是回望式的寫作,一種童年視角與成人眼光的奇異雜糅,而不是單一固定的視角。
在《童年不會消失》一書中,草白觀察到了童年生活或者說成人社會中非常隱秘的部分。比如,神秘的接骨人、蘇州女人、講鳥語的人、出了事故的鄉(xiāng)村醫(yī)生……草白好似有一把靈活的小刀,剝洋蔥般把他們不同的命運層層剝露給讀者,或荒誕或滑稽,或清醒或昏聵,而隱藏在故事背后的真實人性、鄉(xiāng)村倫理也開始在紙上浮現(xiàn)。
“我們永遠也不可低估一個孩子的感受能力。他們的敏感與判斷,因為一知半解,充滿歧義,所以才好玩?!辈莅渍f,她想寫出孩童看到的成人世界中那個比較隱秘的、閃爍其辭的那部分的差異和陌生感。在此,童年視角是一種敘述和寫作上的策略,是一種陌生化視角,而不是真正地以兒童的目光去寫。
草白認為,這本與童年有關(guān)的書,并不是為了緬懷記憶中的故鄉(xiāng),而是因為找到了一種敘述語調(diào),才有信心去完成這本書?!皩τ趯懽髡邅碚f,并沒有地理上的故鄉(xiāng)的概念,我對曾經(jīng)度過的生活并不熱愛,也不反感,它只是一種現(xiàn)實生活,每個人都擁有的生活。真正讓我感興趣的是,這種生活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出現(xiàn)在我的文字里,這才是讓人激動的地方?!?/p>
草白說,在這個消費一切的年代,寫作者以耗費自身血肉生命而存活。在文字里,我們必須葆有一顆永恒的赤子之心。
于草白而言,這本書,不僅是記錄,更是回憶和虛構(gòu)。它是記憶對往事的篩選和重組,同時依據(jù)某種直覺、審美偏好、寫作倫理,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鮮的紙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