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wǎng)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chǎn)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撤出城市奔向農(nóng)村 7對父母山村租房舍自教娃
來源:荊楚網(wǎng)  作者:胡彩麗 鄒斌  時間:2012-12-10 08:50:47

圖為:廢棄學校外景

圖為:孩子們讀書的教室

圖為:孩子們在院子里搭建的小屋

  眼下,在很多家長費盡心思把孩子送往城市重點學校就讀時,武漢有7對父母反其道而行,將孩子從城市帶到農(nóng)村,讓孩子們在一所廢棄小學內(nèi)學習生活,家長自己則當起老師教育孩子,過著類似“世外桃源”的生活。日前,記者前往武漢市黃陂區(qū)木蘭鄉(xiāng)的一個山村,見到了這些“特立獨行”的家長和孩子們。

  撤出城市 奔向農(nóng)村

  7對家長欲為孩子搭建成長“桃花源”

  5日上午,冬陽淡暖。記者驅(qū)車從武昌出發(fā),前往位于黃陂北部木蘭鄉(xiāng)的這個寂靜山村,一個小時后抵達目的地。

  山村并不封閉。平坦的馬路直通村口,村里建筑整齊漂亮,村邊小河潺潺,周遭小山環(huán)繞。家長和孩子們所在的廢棄小學,偏安一隅。記者到時,校園內(nèi)空無一人,操場上荒草剛被修剪過,兩層樓的建筑里外修葺一新。

  經(jīng)打聽得知,當時家長們正帶著孩子在村子里玩?!敖裉焯鞖夂?,正好讓孩子們到村里散步曬太陽。”記者出來尋找時,迎頭碰到兩名母親,其中的萬老師如是對記者介紹。

  萬老師家住武昌。今年8月,她跟另外6對父母經(jīng)過籌劃,將各家的孩子帶到該村過集體生活,共同學習。7家共有10個孩子,最小的1歲多,最大的9歲。

  據(jù)了解,7家家長平日是好朋友,總帶孩子在一起玩兒、讀書。孩子們漸漸長大,大家覺得在城市奔波相聚浪費時間,空氣污染也重,對食品安全又不放心,于是萌生了搬到農(nóng)村去住的想法。經(jīng)過幾個月考察,他們找到了這個山村,合伙租下了這所廢棄的小學。又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裝修籌備,10月,7家人從武漢中心城區(qū)搬到該村安營扎寨。除了偶爾利用周末回城度假,多數(shù)時間都住在村里。

  不一會,外出的孩子和家長陸續(xù)返回。孩子們告訴記者,他們剛才到河邊玩去了。孩子們的衣服上灰撲撲的,有一些孩子凍得鼻涕直吸溜;媽媽們的衣著也很樸實,有的媽媽甚至還穿著居家的棉睡衣,看上去悠然自得。

  “遠離城市的污染和喧囂,保護孩子們的天性,盡可能地給他們自由,給他們一片沒有污染的人文和自然環(huán)境,陪伴他們一起學習和成長,這就是我們想給孩子們提供的生活。”一位媽媽這樣解讀她心中的“世外桃源”。

  不看電視 不玩電腦

  手工制作玩具

  帶著孩子們開荒種地

  廢棄小學的一棟兩層教學樓,一樓被改建成各家的宿舍,每家一個帶衛(wèi)生間的單間,房里擺有高低床和書桌;二樓則是孩子們的學習場所。最有特色之處是,大部分東西都是家長們“DIY”(自己做)的。其中,在幼兒活動室里,裝有一大片木板搭成的榻榻米,榻榻米上,有兩塊棉紗搭成的帷帳。據(jù)介紹,這些都是家長們自己鋸木刨光打磨后鋪的,而帷帳則是媽媽們用植物染料手工染的色?;顒邮依飻[放的玩具,全是家長們的手工作品,比如用木頭、竹子制的積木和用布縫的手工娃娃。記者發(fā)現(xiàn),校園內(nèi)看不到塑料玩具,更沒有小汽車、變形金剛或芭比娃娃。

  家長們說,操場上的沙子、磚頭、茅草,也是孩子們最心愛的玩具,孩子們常常在這里堆沙堡、建草屋。家長們自建了秋千架,以后還準備造一個樹屋,方便孩子們爬樹。教室二樓有一間木工房,里面的木料和各種工具一應(yīng)俱全,一架自制木梯已快完工。大概因為經(jīng)常勞作,幾位媽媽手上的皮膚顯得比較粗糙?!拔覀兯械耐婢叨际亲匀坏臇|西,可以變化無窮,可以讓孩子們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創(chuàng)造的過程?!逼渲幸晃患议L解釋。

  這里的生活保留了很多農(nóng)耕時代的特色。宿舍樓的后院,有家長們帶著孩子開墾的菜地,白菜豌豆長得郁郁蔥蔥。廚房里,堆放的是家長帶來的有機稻米、周邊村民送來的南瓜。此外,這里沒有電腦、電視,連洗衣服都主要在小河邊手工完成?!斑^簡單的生活,只吃素食,穿最普通的衣服,一個月有300元錢就夠了。大家彼此關(guān)系單純,每晚8點就上床睡覺,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币晃粙寢屨f。

  家長授課 閑時勞作

  誦讀經(jīng)典成為每天最重要的一堂課

  家長給孩子們安排的生活很規(guī)律。早晨7點半起床,吃過家長們輪流做的早飯后,孩子們齊坐在蒲團上,由家長引領(lǐng)著誦讀四書五經(jīng)等經(jīng)典。據(jù)稱這是孩子們每天最重要的一堂課。

  記者在教室黑板上看到了用粉筆書寫的《道德經(jīng)》中的一段:“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讀完經(jīng)書,大些的孩子會有數(shù)學、書法等課程,全由家長授課。3歲以下的孩子的主要任務(wù)則是玩。每周五,孩子都要去周邊小山“探險”,摘野花找石頭。周六則有一節(jié)英語課,跟老師一起朗讀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記者看到,在一間教室內(nèi),三個六七歲的孩子正和一名老師頭碰頭地趴在地上,擺弄著幾十根小木棍。記者想上前看究竟,卻被一位家長拉開?!八麄冋谏蠑?shù)學課,請不要打擾?!边@位家長告訴記者,他們的數(shù)學課主要由游戲和故事等手法構(gòu)成,不用寫作業(yè),因為老師所講的,主要是“數(shù)學與生活的關(guān)系”,講求實用性。

  孩子們有專門的圖書室,里面擺放著教育、科學、繪本類書籍。其中,一套由倫敦早教師琳·歐德菲爾德寫的《自由地學習》擺在最顯眼的地方。

  家長說,孩子們沒有考試,但也有任務(wù),就是跟家長一起刷墻布置教室、填埋垃圾、種菜澆水等,大點的孩子要自己手洗簡單的衣物?!昂芏嗳艘詾榻逃褪巧蠈W考試。而我們認為,讓孩子跟父母在一起勞動、讀書,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們可以在自然中學習,從模仿父母中學習。”萬老師說。

  媽媽帶娃 爸爸養(yǎng)家

  7對家長中有老板和“海歸”

  這些家長為什么要放棄現(xiàn)行的學校教育,選擇自己教孩子呢?一位家長稱,大家都對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失去了信心。該家長講述:幾年前,她三歲的女兒上了一家還算不錯的幼兒園。第一周,女兒因分離焦慮而哭鬧。結(jié)果,老師為了止哭就恐嚇她:“你再哭,我就把你丟到垃圾桶里去!”她聽到這句話后震驚了,立刻把孩子接回了家,從那以后女兒再沒進過校園半步。該家長說,老師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天性,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怎么發(fā)展自己完整獨立的人格?他們只會依照別人的喜好來決定自己要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該家長還介紹,其女兒經(jīng)過多年的家庭教育,現(xiàn)在非常喜歡讀書,國學經(jīng)典背了不少,對人彬彬有禮,自理能力很強,性格比較獨立,遇事有自己的見解,比同齡孩子更懂事。她對教育成果比較滿意。

  針對記者的種種擔心,該名家長回答說,孩子沒有學歷不等于沒有能力,她相信孩子們在這種模式的教育下,將來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找到合適的位置。她還稱,他們每年會組織孩子到全國各地游學,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孩子們比別的孩子擁有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交流融入不是問題”,“至于高考,還沒想過。如果可能,將來也許會去留學?!?/p>

  據(jù)了解,在此陪伴孩子的多為母親,父親則在城市賺錢養(yǎng)家。這些家庭有的是私營業(yè)主,有的是教師出身,也有個別家長是“海歸”。

  記者還了解到,這些家長們主張的“在家上學”思想,在全國已有不少志同道合者,他們在網(wǎng)上成立了“在家上學聯(lián)盟”,已有南京、上海、北京、廣東、成都等20多個分站點,群體內(nèi)交流頻繁。(應(yīng)家長強烈要求,隱去了采訪對象真實姓名及學校具體地址)

  【專家點評】

  有值得肯定之處 但不宜盲目效仿

  針對上述7家家長的做法,武漢市教育局有關(guān)人士指出,按照《義務(wù)教育法》規(guī)定,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yīng)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wù)教育。雖然上述孩子也在接受教育,但并非嚴格意義上的“送其入學”接受教育。不過該人士又說,《義務(wù)教育法》并未明確規(guī)定,若不按這一條款行事家長會受怎樣的處罰。

  該人士稱,就孩子成長而言,去學校接受規(guī)范性教育,仍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階段和經(jīng)歷。因為家長的教育資質(zhì)未經(jīng)認定,孩子們又沒有學籍,教學質(zhì)量也無從評判。

  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馮桂林則認為,這是一種值得倡導和肯定的現(xiàn)象。這些家長是在對人的全面發(fā)展進行一種探索。現(xiàn)行的“應(yīng)試教育”模式,弊端就是忽略了健全人格的培育,造成了對孩子的童心和人格的壓抑。不過,馮桂林也認為,這種嘗試具有風險性,將來會在升學、社會評價和認可等方面存在系列問題。所以,如果其他家長沒有足夠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知識,就不能盲目效仿。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家長,他們認為,家長可嘗試尋求兩種教育模式的融合,吸收這些父母對教育的某些理念和做法,在生活中實施。另外也有家長認為,當前越來越多的人放棄學校教育,這也提醒教育部門應(yīng)當思考如何在當前國情下,構(gòu)建更多元化、更符合孩子發(fā)展的教育模式。

?

(編輯:鄭克姍)

網(wǎng)友回帖